首页 > 工作动态 > 正文

农工党员援沪日记

发布时间:2022-05-27作者:刘卉来源: 浏览次数:

2022年3月,奥密克戎肆虐上海,这场疫情牵动着党和国家,也牵动全国人民的心。疫情越来越重,4月2日我院接到援沪抗疫任务。得到这个消息后,作为一名农工党党员的我,骤感使命,呼唤初心,应当响应党和政府号召,于是立即请缨,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治第一线。4月15日我们这支百人援沪医疗队,携带医疗物资,踏上了前往上海的专列,我们此去都是为了一个目的“秦尽全力,共同守沪,沪陕同心,抗疫必胜”!

39d695ec2c6208ac47c6fab728507de

(一)

那天早晨,我像往常一样穿好手术衣、乘坐前往足迹亚定点医院的大巴、穿好防护服、进舱、交接舱内患者。

接班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查房,多年的临床工作习惯就是先查看重症,再查看轻症。来到72床旁边,看着心电监护上心率107-114次/分之间,氧饱98-99%,测血压73/43mmHg,呼吸30次/分,体温37.6摄氏度。这是一个肺癌终末期全身转移患者,入院时有发热、体温最高38.7℃,入院常规检查血红蛋白63g/L,肝功示低蛋白30g/L,血压低的原因是低血容量?感染?

别慌!先问问患者昨夜的病情变化,家属告知饮食差,夜间发热,最高39.6℃,值班医师予以布洛芬退热治疗了,目前出汗;感染、低血容量均存在。迅速通知护士姐妹尽快建立静脉通路,一路抗生素消炎,一路复方氯化钠、羟乙基淀粉扩容;同时赶紧联系上级领导,尽快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。

积极救治1小时后曙光医院120赶到,在大家的配合下患者很快转院,又一次转危为安。

(二)

那天中午,是我们陕西队收治患者的时刻,对讲机不停的发出呼声“门口又来病人了,门口又来病人了,大家快来接病人......”,我急忙跑出去,门口一下停了4辆车,每车都有十几二十几的患者,我们分工有序,迅速开始预检分诊。这时,一辆车的司机开口了:“我这车有一患者来的路上在车上摔了一跤,目前头痛、胸痛,先收我这个。”能来亚定点医院的都是别的方舱筛查后年龄大的、有基础疾病的、生活不能自理的......“行,那就这位大爷先跟我走”我顺着司机指引的方向把顾大爷收到我们团队接受进一步的治疗。

顾大爷今年80岁,核酸阳性12天,从别的舱转到我们亚定点医院;一则因为和他一起入院的太太核酸已经阴性回家了,二则在车上摔了一跤更显得精神颓废。入院后我迅速开具头颅、胸部、髋部的CT,开具常规的化验检查及常规心电图;在患者做CT的时候一同前往CT室尽早看有没有颅内出血、骨折及肺部损伤等伤情,幸好没有。我将CT结果给老爷子讲述并安抚他,顾大爷心情好转,直给我们的医护团队竖大拇指。病区的其他叔叔阿姨也在出院的时候夸我们的团队质量高,服务好。一位李大叔出院时为感谢我们团队的精心照护,在我工作服外面将我的名字绘成一幅感人的图画。

5c6bc45f0e0f9b0cd2f5dffa80f28e7

(三)

那天晚上,接班后患者一个个都入睡了,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,我坐在电脑旁安心记录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变化,书写每一位患者的检验检查报告单,填报每一位患者的病案首页,分析那些核酸迟迟不能转阴的原因,是因为有糖尿病、肾病?因为有肿瘤?因为没牙口嚼不动这里的饭菜导致营养不良?因为......不知不觉间,天渐渐亮了,今夜无眠,今夜难忘。

我们勠力同心、共克时艰,圆满完成一线的救护抗疫工作。这一经历已经是我人生中难以忘怀的一页。我坚信有党的领导,举国上下万众一心,必将国泰民安!此刻,我们回陕,待在隔离点房间里,上海的日日夜夜让我思绪不已,常听人们说“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”,从前也听到需要我们懂得感恩,但如今,病毒无情,却让我有幸成为“负重前行”队伍中的一员,在和平年代,也能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国奉献、冲锋在前,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,我作为西安医学院一附院的一名大夫,完成了我作为医者的使命!(文/图 农工党西安医学院支部 刘卉)